腳水腫常讓人誤以為是變胖,但事實上,下半身水腫多半與體質、飲食與生活習慣密切相關。像是久坐久站、少運動、重口味飲食,更容易讓濕氣累積體內,導致小腿腫脹、腳踝勒痕、水腫倦怠等情形出現。
今天就由中醫師解析腳水腫的4大常見體質原因,並針對不同體質推薦4大類對症食物,讓你從日常飲食改善下半身水腫,重拾輕盈感!
為什麼會腳水腫?中醫師解析4大下半身水腫原因
1、氣虛脾濕型
脾胃虛弱導致運化功能變差,濕氣滯留下肢,容易出現小腿沉重、倦怠、食慾差等症狀。
2、濕熱下注型
常見於愛吃辛辣、油炸、重口味食物的人,濕熱積聚於體內,導致腳部浮腫,甚至伴隨異味或皮膚紅癢。
3、氣血循環不良型
長時間久坐或久站導致下肢血液回流不順,小腿下午特別腫,腳踝浮腫明顯。
4、腎氣虛型
腎主水液代謝,腎氣不足時無法正常排水,會導致腳水腫、腰痠、怕冷等虛性水腫表現。
腳水腫吃什麼?4類消水腫食物推薦

透過日常飲食來調理水腫,根據不同水腫原因,建議可從以下四大食物類型著手:
利尿排水類
適合短期浮腫改善,如熬夜後、前一晚重口味飲食造成的水腫。有助於排出體內多餘水分,但建議不要過度依賴,仍須搭配體質調整。
- 冬瓜
- 紅豆
- 西瓜皮
- 蒲公英
◎延伸閱讀:足貼去濕氣有用嗎?中醫師解析腳底濕氣重、貼排濕原理一次看懂!
◎延伸閱讀:經前水腫怎麼辦?中醫師教你7招緩解經前症候群不適
去濕排水類
適合脾虛濕重、水腫體質者長期食用,有助於健脾化濕、調整根本體質,是中醫祛濕食療的核心類別。
- 薏仁
- 茯苓
- 玉米鬚
- 陳皮
促進血液循環類
適合辦公室久坐族、長期下肢浮腫、小腿腫脹者,幫助氣血運行、減少水液滯留在下半身。
- 黑豆
- 老薑
- 紅棗
高鉀低鈉類
適合攝取鹽分過多者,鉀元素有助排鈉、利水,有效改善浮腫。
- 香蕉
- 奇異果
- 菠菜
水腫不能吃什麼?避免加重腳水腫!
除了吃對食物,還要特別避免以下容易加重水腫的飲食習慣
1、加工高鹽食物:泡麵、鹽酥雞
2、寒涼生冷食物:冰飲、西瓜
3、含糖飲料、酒精
其實,大多數的水腫問題,都與我們的體質與生活習慣息息相關。想真正改善腳腫、下半身浮腫的困擾,第一步就是了解自己的水腫體質,只有對症下手,選對食物,才能看到明顯效果。
透過日常飲食就能逐步調整,選擇對應的健脾、利濕、促循環、高鉀飲食,加上飲食習慣改善,就能讓代謝越來越順。
台灣官網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