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天都有排便,卻還是覺得肚子悶脹、小腹凸凸、氣色越來越差?很多人以為只要有大便就沒問題,其實這可能就是「宿便」在作怪!
中醫師分享宿便長期堆積體內,會影響代謝、腸道菌叢、甚至讓你怎麼都瘦不下來。本篇帶你深入了解宿便是什麼、怎麼判斷自己有沒有宿便,並分享溫和有效的改善方式!
◎延伸閱讀:漢方康普瞬暢凍吃法大公開:中醫師說這樣吃排宿便、改善便秘最有效!
宿便是什麼?宿便與便秘差在哪?
宿便是指停留在腸道內超過正常時間、排不乾淨的糞便;便秘則是指排便次數減少或排便困難。
中醫認為宿便多與「脾虛、氣滯、腸道濕熱」有關,特別是飲食油膩、作息不規律、久坐少動、情緒壓力大的人會有宿便囤積,而且有天天排便的人也會有宿便累積。
怎麼知道自己有宿便?3大常見症狀一次看
1、腹脹卡卡
明明吃得不多,但餐後總是覺得肚子脹氣,特別是小腹突出、早上起床也不會平坦,這種情況常常與腸道蠕動遲緩、糞便殘留有關。
2、排便習慣不規律
一週排便少於3次、便便乾硬、一顆一顆羊便便,或總覺得「有便意卻排不乾淨」,都可能是宿便的表現。
3、口氣重、氣色差
早上起床覺得口中有異味,或是皮膚蠟黃、長痘痘,這些都可能是腸道積毒導致「內熱外現」的訊號。
宿便要怎麼排出?中醫分享排宿便方法
從中醫調理角度來看,解決宿便不靠刺激性瀉劑,而是透過健脾、潤腸、促進腸道蠕動來改善。以下是幾個日常可行的方式:
1、飲食習慣
飲食不均、蔬果攝取不足,是導致宿便的主因之一。中醫認為「脾為後天之本,脾虛則運化無力」,腸胃無法正常蠕動,就容易有糞便殘留。
建議可以多補充以下食物
- 膳食纖維:燕麥、木耳、奇亞籽、青花菜
- 發酵食物:優格、泡菜
- 潤腸食材:黑芝麻、芝麻油、蘋果泥
2、穴位按摩
透過按壓相關穴位,有助於促進氣血流動,改善腸道功能,尤其適合久坐上班族或壓力型便秘族群。建議可以配合順時針按摩腹部5分鐘,加強腸道蠕動效果。
- 天樞穴:幫助大腸蠕動、緩解便祕與宿便堆積
- 足三里:強化脾胃、促進消化吸收
- 大腸俞:改善排便困難
3、產品輔助調理
對於生活忙碌、飲食不均或代謝差的人來說,也可以選擇中醫師團隊研發的排便果凍來作為日常排便的輔助工具。
◎延伸閱讀:大便大不乾淨的原因有哪些?中醫師推薦4大助排便穴
如果你經常覺得肚子凸凸的、皮膚暗沉、大便容易沾黏在馬桶上,那就要小心是不是有宿便囤積問題。與其等到變成慢性便秘,不如現在就開始調整飲食+按摩穴道+搭配排便果凍幫助腸道溫和排出宿便,每天順暢、整體代謝也會跟著變好!
台灣官網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