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代人生活忙碌、三餐不定,加上蔬菜水果攝取量不足,常導致腸道蠕動變慢、排便不順。許多人習慣用保健食品或益生菌來改善,但其實從中藥茶飲入手,也能溫和調整腸胃功能、幫助代謝順暢。
蕭志達中醫師指出,許多便秘或腸胃功能不佳的患者,其實與脾胃虛弱、氣機不暢有關。若能結合高纖中藥材如決明子、薏仁、火麻仁等,搭配具有健脾、潤腸、助消化功效的藥材,就能在日常中慢慢調整體質,讓排便更順、代謝更好。
◎延伸閱讀:漢方康普瞬暢凍吃法大公開:中醫師說這樣吃排宿便、改善便秘最有效!
◎延伸閱讀:便祕吃瞬暢凍最有用!瞬暢凍輕鬆解決便秘、順利排出宿便
腸道蠕動慢症狀有哪些?
腸道蠕動變慢不只是「幾天沒大便」這麼簡單。蕭志達中醫師表示,氣滯、濕阻、脾虛等體質都可能造成腸道運行不暢,出現以下症狀:
若這些情況經常發生,代表腸道代謝功能正在「亮紅燈」,可從飲食、作息與中藥茶飲三方面著手改善。
◎延伸閱讀:大便大不乾淨的原因有哪些?中醫師推薦4大助排便穴
喝什麼可以促進腸胃蠕動?
中醫強調「脾胃為後天之本」,想讓腸胃蠕動順暢,就要同時健脾、潤腸、行氣。蕭志達中醫師建議,可依體質選擇以下3款中藥茶飲,幫助代謝循環、改善排便不順。
一、山楂決明子茶
功效:促進腸道蠕動、助消化、幫助排便順暢
配方建議:
山楂 10g:健脾開胃、化食積、幫助分解油膩食物。
決明子 8g:富含天然膳食纖維,潤腸通便、清肝明目。
荷葉 5g:促進代謝、去油解膩。
陳皮 3g:理氣健脾、改善腹脹。
火麻仁 6g:富含油脂性纖維,潤腸滑腸效果佳。
飲用方法:將中藥材沖洗後,加入600ml熱水,浸泡15分鐘即可飲用
◎延伸閱讀:中醫師研發順孅茶,去濕茶推薦有效去濕、消水腫,喝一年降15公斤
二、玉竹桑葉潤腸茶
功效:潤腸通便、滋陰潤燥、緩解糞便過於乾硬、排便困難
配方建議:
玉竹 10g:滋陰潤燥,改善口乾、便乾。
桑葉 6g:清肺潤燥,調理秋冬燥熱體質。
麥芽 6g:促進腸胃蠕動、紓壓解鬱。
玄參 5g:清熱潤燥、緩解火氣引起的便秘。
菊花 3g:平肝明目、緩解壓力。
飲用方法:藥材洗淨後加入約700ml熱水,浸泡20分鐘或小火煮5分鐘後飲用
三、薏仁茯苓健脾茶
功效:健脾祛濕、促進代謝、改善脹氣與水腫
配方建議:
薏仁 15g:健脾滲濕,排出體內多餘水分。
茯苓 10g:健脾利水、幫助腸胃吸收。
陳皮 3g:行氣化濕、減少腹部脹氣。
芡實 8g:補脾止瀉、調整腸胃機能。
決明子 6g:潤腸通便、促進排毒。
飲用方法:薏仁與芡實先小火煮10分鐘,再加入其餘藥材、800ml熱水煮5分鐘。
蕭志達中醫師提醒,中藥茶飲屬於日常食療輔助,能協助調理體質、改善腸道功能,但若長期熬夜、飲食不規律,再多茶飲也難以吸收。以下為日常作息建議:
- 每天定時進食,避免暴飲暴食
- 睡前3小時不再進食
- 維持規律運動與充足睡眠
- 適度補充膳食纖維(蔬菜、水果、全穀類)
◎延伸閱讀:便祕吃什麼水果?排便卡卡人必看!選對水果才能有效順暢
台灣官網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