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天養生先滋陰潤肺!中醫師推薦6大養肺食材與飲食禁忌

進入秋天後,氣候由熱轉涼、早晚溫差明顯,加上秋風帶來的水氣較少,空氣變得乾燥,這就是中醫所說的「秋燥」。

秋燥最容易傷肺,若未及時調養,常會出現喉嚨乾癢、乾咳少痰、皮膚乾裂、便秘等不適。因此,秋天的養生重點就在於「滋陰潤肺、養陰防燥」,從飲食著手,是最簡單也最實用的方法。

秋天為什麼要養肺?秋天容易咳嗽?

「秋屬金,金主肺」,秋季與肺臟的運作息息相關,因此秋天正是養肺的最佳時機!

進入秋天後,因為日夜溫差大且秋天的風帶來的水氣較少,所以造成整個環境較為乾燥,所以有「秋燥」現象出現,秋燥容易傷害到肺部,且受到溫差變化的影響,在秋天往往是呼吸道疾病的好發季節,因此面對秋天更應該做好養肺飲食調養!

想要在秋天維持良好免疫力與氣血循環,建議可多吃潤肺食材,並避免燥熱、辛辣的刺激物!

中醫師推薦6大秋季養肺食材

秋季飲食可以以「白色」食物為主,可增強肺的自我清潔能力,讓肺更加健康。
秋季飲食可以以「白色」食物為主,可增強肺的自我清潔能力,讓肺更加健康。

 

中醫理論中,肺對應五色中的「白色」,因此秋季調養宜多選白色、滋潤、性味平和的食物,有助於潤肺生津、防止秋燥。以下6種是秋天最常見、最實用的潤肺食材:

一、百合

功效:潤肺止咳,清心安神

適合族群:秋燥乾咳、容易失眠、喉嚨乾癢者

二、蓮藕

功效:潤肺止咳、清熱生津、涼血養陰

適合族群:容易燥熱、咳嗽、便祕者

三、白蘿蔔

功效:清熱化痰、潤肺止咳、健脾消食

適合族群:咳嗽有痰、脹氣、食積者

四、水梨

功效:潤肺止咳、生津潤燥、清熱化痰

適合族群:口乾舌燥易上火者,但脾胃虛寒、容易腹瀉者宜少食

五、白木耳

功效:生津潤肺、養陰益氣、美容養顏

適合族群:皮膚乾燥、氣血不足、經常久咳、睡眠品質差者

六、山藥

功效:補脾益肺、滋陰固腎、強健體力

適合族群:氣虛體質、容易疲倦、代謝慢者

⚠️中醫師提醒:多數白色食物性偏寒涼,如梨、百合、蓮藕等。體質偏寒、孕婦或腸胃功能較弱者,建議與溫性食材(如紅棗、薑、桂圓)同煮,避免腹瀉或胃寒不適。

秋天飲食禁忌:少吃辛辣食物,避免體內火氣不平衡

秋季養生3要點:少辛增酸、甘淡滋潤、均衡飲食,遵守以上原則就能滋陰潤肺,即可輕鬆對抗秋燥!
秋季養生3要點:少辛增酸、甘淡滋潤、均衡飲食,遵守以上原則就能滋陰潤肺,即可輕鬆對抗秋燥!

前面有提到秋天屬較為乾燥的季節,中醫建議遵循以下三原則:

一、少辛增酸

  • 少吃辛辣食物(如蔥、薑、蒜、辣椒、洋蔥)會助火生燥,容易損陰耗氣。
  • 可多吃味酸食物(如山楂、葡萄、柚子)以收斂肺氣、養肝潤燥。

二、甘淡滋潤

避免煎炸、烤炙、重鹽料理,如人參雞、當歸鴨、鹽酥雞等,以防秋燥上身。可多選用燉湯、清蒸等烹調方式,讓食物更溫潤。

三、均衡飲食

搭配均衡飲食、補充足夠水分,幫助身體維持津液平衡。若氣候乾燥,也可適量飲用潤肺中藥茶飲(如百合銀耳茶、川貝枇杷葉茶)調理呼吸道。

秋季是人體由「陽盛轉陰」的重要時節。此時若能調整飲食,滋陰潤肺,就能有效預防秋燥所引起的乾咳、喉嚨痛、皮膚乾等問題。少辛增酸、甘潤為主,均衡飲食、早睡早起,便能在秋天也維持氣血順暢、膚色紅潤、呼吸順暢。

台灣官網首頁

舌頭有齒痕代表什麼?中醫師教你從舌頭狀態看出身體濕氣重!

男性如何養生?食補、穴道按摩、養生茶飲推薦,照著做高效養腎補肝!

秋季該如何養生?中醫師推薦6種秋天養肺食材

喉嚨乾、皮膚癢、嘴唇裂?中醫師教你5招對抗秋燥、潤肺又養氣!

 

火氣大該喝什麼茶?中醫師推薦越喝越降火3款中藥茶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