體虛症狀有哪些?中醫師教你分辨血虛、陽虛、氣虛、陰虛4大體質

常覺得容易疲倦、氣色差、手腳冰冷或晚上睡不好?許多人把這些狀況歸咎於壓力大、睡太少,但在中醫的觀點中,這些都是體虛的表現。體虛並非單純的虛弱,而是身體能量、氣血或陰陽失衡所導致的狀態。

中醫將體虛分為四大類型──氣虛、血虛、陽虛、陰虛,每一種體質的形成原因與症狀都不同,若未對證調理,補錯方向反而可能越補越虛,讓中醫師帶你了解如何辨別,以及如何調理。

什麼是體虛?體虛症狀有哪些?

中醫理論中,「氣、血、陰、陽」是維持生命的四大基礎。當其中一項不足或運行失衡,身體機能下降,就會出現「虛證」。

常見體虛症狀包括:

一、氣虛體質:容易疲倦、消化慢、大便偏軟

氣虛是現代人最常見的體質之一,尤其常見於工作繁忙、壓力大、久坐少動或長期熬夜的人。

•氣虛原因

  1. 飲食不規律、不均衡或飲食生冷
  2. 長期睡眠不足、工作壓力大
  3. 久病體弱、術後未復原
  4. 思慮過度、久坐少動

•氣虛症狀

  1. 容易疲倦,整個人都提不起勁
  2. 出汗多
  3. 食慾不佳、消化慢、大便偏軟
  4. 免疫力下降、容易感冒

•改善方法

  1. 多吃健脾補氣的食材,如山藥、黃耆、蓮子
  2. 早睡早起、減少熬夜與過度勞累
  3. 中藥茶飲推薦:黃耆紅棗茶,補氣健脾、提振精神
  4. 中醫穴道推薦:足三里穴氣海穴,幫助強健脾胃

◎延伸閱讀:中醫師解析4大下半身水腫原因與4類消水腫食物推薦

二、血虛體質:臉色蒼白、頭暈健忘、掉髮氣色差

血虛常見於女性族群,尤其月經量多、產後未補足,或長期節食減重者。

•血虛原因

  1. 長期營養不均、貧血
  2. 經期量多或產後失血
  3. 長期節食、營養不足
  4. 情緒緊張導致氣血運行不暢

•血虛症狀

  1. 臉色蒼白或蠟黃、唇色淡、沒氣色
  2. 頭暈、健忘、失眠多夢
  3. 指甲容易斷裂
  4. 掉髮、氣色暗沉
  5. 女性月經量少或延後

•改善方法

  1. 多補充富含鐵與蛋白質的食物,如紅棗、枸杞、黑芝麻、豬肝
  2. 避免過度節食與熬夜,保持情緒穩定
  3. 中藥茶飲推薦:當歸紅棗茶、四物湯,補血養顏

◎延伸閱讀:睡姿不良怎麼改善?中醫師解析4種睡姿常見問題與改善方法

◎延伸閱讀:中醫師推薦超有效助眠中藥茶飲

三、陽虛體質:手腳冰冷、代謝慢、容易水腫

陽虛是陽氣不足所致,多見於體質虛寒者、久坐少動、或愛喝冷飲的人。

•陽虛原因

  1. 長期食用生冷食物、冰飲
  2. 久坐缺乏運動
  3. 長期待冷氣房、保暖不足

•陽虛症狀

  1. 手腳冰冷、怕冷怕風
  2. 臉色蒼白、唇色淡、舌頭有齒痕
  3. 下肢水腫、代謝慢
  4. 消化不良腹脹或便稀
  5. 容易疲倦、精神不振

•改善方法

  1. 多吃溫補食材,如薑、桂圓、羊肉、核桃、韭菜
  2. 注意保暖、避免吹冷氣過久、睡前可泡腳促循環
  3. 中藥茶飲推薦:桂圓紅棗茶、薑棗茶,暖身助陽
  4. 中醫穴道推薦:關元穴、命門穴足三里穴,幫助陽氣回升

◎延伸閱讀:中醫師分享7種方法快速去除身體濕氣

◎延伸閱讀:身體濕氣太重有哪些症狀?

四、陰虛體質:口乾舌燥、怕熱、盜汗失眠

陰虛體內津液不足,無法滋養身體各處,常見於長期熬夜、壓力大、嗜食辛辣燥熱食物的人。

•陰虛原因

  1. 熬夜、睡眠不足
  2. 長期高壓、焦慮、易怒
  3. 飲食偏燥熱
  4. 久病、手術後陰液受損

•陰虛症狀

  1. 手心、腳心、胸口發熱
  2. 口乾舌燥、咽喉乾癢
  3. 失眠、多夢、煩躁
  4. 夜間盜汗、臉頰潮紅
  5. 皮膚乾燥便秘

•改善方法

  1. 多吃滋陰潤燥食物,如百合、銀耳、蓮子、梨子、枸杞
  2. 避免熬夜、戒掉辛辣與燥熱食物
  3. 中藥茶飲推薦:麥冬枸杞茶、蓮子百合湯,清心降火、補陰潤燥

◎延伸閱讀:中醫師推薦越喝越降火3款中藥茶推薦

◎延伸閱讀:中醫師推薦5款中藥茶飲,調養體質、遠離上火

體虛還有分為氣虛、血虛、陽虛或陰虛,只有先分辨自己屬於哪一類型,才能選對方向調理。規律生活、飲食均衡、適度運動,再搭配合適的中醫調理與茶飲,就能讓身體的氣血陰陽重新平衡,氣色自然回來、精神更充足!

台灣官網首頁

汗皰疹是濕疹嗎?中醫師解析汗皰疹、濕疹差異與體質調理建議

枸杞菊花茶4大功效!楊皓任中醫師解析菊花茶功效與禁忌,這類人不適合喝

心火旺怎麼降?中醫師分享心火旺症狀、原因與改善重點

失眠該喝什麼茶?3款中醫師推薦超有效助眠中藥茶飲